2.推薦曲目

文藝復興的音樂家

堪稱波希米亞最偉大作曲家的德弗札克 (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西元1841年9月8號出生於捷克一個小農村,他的父親在鎮上經營旅店與肉舖生意,雖然從小便嶄露出非凡的音樂天賦,但為了繼承家業,使得德弗札克一開始接受的並不是音樂教育,而是學習如何宰殺豬羊。所幸,他的小學音樂老師看出了他擁有不凡的音樂潛力,於是積極鼓勵他改走音樂道路,才使得德弗札克有機會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 相較之下,德弗札克在音樂這條路上可說相當幸運,受到了許多貴人的提攜與協助。1875年,在一次申請國家獎助金的過程中,德弗札克受到當時擔任評審的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提拔,並將他介紹給出版商辛洛克。隨後,德弗札克寫出著名的《斯拉夫舞曲集》,出版後受到熱烈歡迎,開始在樂壇上嶄露頭角。自此之後,包括大指揮家李希特 (Karl Richter, 1926-1981)、畢羅 (Hans von Bülow, 1830-1894)、小提琴家姚阿幸 (Joseph Joachim, 1831-1907)以及各國許多傑出的演奏家都熱心演奏德弗札克的作品,他的聲名因而傳遍了整個歐洲。 外型粗獷的德弗札克,其實有著樸實可愛的性格。與許多音樂大師不同的是,除了音樂之外,德弗札克還是個狂熱的火車愛好者。生長在鄉下的他,從第一次見到火車後,就對它十分著迷,甚至養成了每天步行到車站看火車的習慣;此外,德弗札克也熱中於養鴿子。(這些)對於生活的好奇與體驗,無疑地也反映在德弗札克豐富濃郁的創作當中。


帕布羅·馬丁·梅利頓·德·薩拉沙泰-納瓦斯庫埃斯(西班牙語:Pablo Martín Melitón de Sarasate y Navascués,1844年3月10日-1908年9月20日),西班牙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 薩拉沙泰出生於潘普洛納的一個軍官家庭。他5歲時即已為西班牙女王伊莎貝爾二世表演,其後西班牙王室負擔了其所有的培養費用。1856年他赴巴黎音樂學院從師著名小提琴家讓·德爾菲·阿拉爾(Jean Delphin Alard)。 1860年,薩拉沙泰從巴黎音樂學院畢業,開始巡迴表演。在演藝生涯中,他走遍了歐洲、北美和南美,獲得了很高的聲譽,被認為是帕格尼尼再世。他也是首位演奏被錄音的小提琴家。 薩拉沙泰是炫技演出的代表人物,具有嫻熟的演奏技巧,突破了小提琴弓法與指法的限制。他善於演繹高難度的樂曲。他的演奏音色清晰飽滿,顯得十分流暢而純淨。


尚·西貝流士(瑞典語:Jean Sibelius,1865年12月8日-1957年9月20日),出生名約翰·尤利葉斯·克里斯蒂安·西貝流士(瑞典語:Johan Julius Christian Sibelius),芬蘭作曲家,民族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晚期重要代表。 西貝流士出生在芬蘭海門林納,父親為一名醫生,但在他3歲(1868年)時便因長年照顧飢荒災民而惹上傷寒而過世,後隨母親回娘家生活[1]。因歷史因素、地域原因及文化差異,西貝流士自小便在瑞典語的環境下長大,反而是後來因想考進一所能直升中學的芬蘭語學校,才開始學習芬蘭語。 童年時期外婆為西貝流士提供了不少學習音樂的機會,轉入芬蘭語學校後,西貝流士開始學習小提琴,亦參與了學校的樂團訓練,也開始寫了一些小品樂曲[3],中學畢業後,他考進赫爾辛基大學學習法律,同時也獲特別安排,於赫爾辛基音樂學校(今西貝流士音樂學院)學習音樂,師隨馬廷·韋蓋柳斯學習作曲;米特羅凡·瓦西列夫(Mitrofan Wasiljeff)學習小提琴。西貝流士對音樂的興趣與日俱增,最後決定留在赫爾辛基音樂學校學習。24歲(1889年)時赴柏林和維也納深造。三年後回芬蘭作了第一首音樂詩《薩迦》(「傳奇」),立即轟動。34歲(1899年),他創作了著名的《芬蘭頌》。西貝流士不喜歡城市的喧囂,而選擇居住在鄉村,靠政府的年金過著舒適的創作生活。46歲(1911年),他接受了喉部大手術。61歲(1926年)後,基本停止了創作活動,其原因成為音樂史上的未解之謎之一。 西貝流士的創作重心是管絃樂作品。他善於使用管樂器營造出陰鬱,幽森的氣息,令人聯想到芬蘭的自然風景,同時也善於表達雄壯,恢弘的音樂效果。雖然許多人將他歸類在民族樂派下,在音樂語言上,基本上呈浪漫主義風格,但後期部分作品的和聲有所突破。西貝流士是一位較為保守的作曲家,其優秀作品雖然數量較多,水準也很高,但大部分其他作品,特別是非管絃樂作品則多數屬於沙龍音樂性質,意義不大。


貝多伊齊·史麥塔納(捷克語:Bedřich Smetana 捷克語發音:[ˈbɛdr̝ɪx ˈsmɛtana]( 聆聽),1824年3月2日-1884年5月12日),生於波希米亞利托米什爾,卒於布拉格,捷克作曲家。他的音樂成功發揚了捷克民族文化,和捷克的獨立密不可分,因此被譽為捷克音樂之父。在國際間他以歌劇《被出賣的新嫁娘》最具代表性;包括交響詩組曲《我的祖國》細膩地演繹了捷克的歷史、傳說故事和景緻,以及第一號弦樂四重奏《我的一生》。 史麥塔納早年即受到鋼琴教育。從1843到1847年他在布拉格當音樂老師,但並沒放棄學業,他受到布拉格音樂學院約翰·腓特烈·傑濤 (1806–1868)的鼓勵和幫助,在約瑟夫·博施 (1794–1864)門下學習。 博施、傑濤、史麥塔納和音樂史家奧古斯特·威廉·安玻斯 (1816–1876)組成一個音樂愛國小組,他們以新浪漫音樂–如華格納–為其創作理念的起點。一如華格納,史麥塔納還在1848年參加了1848年革命,同時他在布拉格開辦了自己的音樂學校。 1856年他因為政治原因離開了自己的祖國,到瑞典哥德堡成為當地愛樂協會(瑞典語:Harmoniska Sällskapet)的指揮。當奧地利的專制制度有所放緩之後,他於1861年返回布拉格,並且不知疲倦的投入到捷克音樂的發展中去。1861年,愛國歌唱協會Hlahol成立,1862年布拉格捷克臨時劇院(捷克語:České Prozatímní Divadlo)開幕,1863年還成立了藝術家協會「藝術討論」(捷克語:Umělecká Bese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