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薦曲目

文藝復興的音樂家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德語: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及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也是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巴哈被認為是音樂史上最傑出、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和莫札特、貝多芬齊名。 巴哈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艾森納赫(位於今德國圖林根州)的一個音樂世家,自幼即接受音樂教育。父母亡故後巴哈遷至奧德洛夫由長兄扶養,生活清苦,15歲時即前往呂訥堡修習學業並自立更生。畢業後巴哈先後在阿恩施塔特和慕豪森擔任管風琴師(1703~1708年),往後巴哈的職涯歷任威瑪(1708~1717年)與柯騰(1717~1723年)的宮廷樂長,以及萊比錫的教堂音樂總監(1723~1750年)。 巴哈終生自學作曲不輟,舉凡前人至晚輩的作品,無不研究。他一生多產,其作品以質量俱佳著稱,除了歌劇,幾乎涉獵了當時所有的曲種,包含清唱劇、受難曲、神劇、經文歌、彌撒曲、聖詠、各種樂器的獨奏曲、組曲、室內樂及協奏曲等等。儘管巴哈沒有開創新風格,但他的創作廣納了德、義、法等國的音樂手法,並以嫻熟的複調技巧呈現,展現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與深奧的思想。 但由於音樂風尚轉而追求簡明、輕巧的風格,巴哈的複調音樂在其死後被視為陳腐之物,其成就在數十年內未得到應有的評價,僅僅作為管風琴演奏家與教師而聞名。雖然莫札特、貝多芬等大作曲家均對巴哈推崇備至,但直到浪漫主義時代,作曲家孟德爾頌於1829年在柏林改編並指揮巴哈的《馬太受難曲》,才使樂壇正視巴哈音樂的價值;浪漫早期以降的作曲家也多受巴哈影響。此後數代音樂家對他的作品進行了發掘、研究、整理和推廣,巴哈逐漸恢復了崇高的地位。巴哈的作品編號(BWV)也隨近代的不斷發掘而持續擴充、更新。 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六,在20世紀以前的人物中僅次於馬丁·路德與馬克思。


蓋歐格·弗里德里希·韓德爾(德語:Georg Friedrich Händel[1],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巴洛克音樂作曲家,創作作品類型有歌劇、神劇、頌歌及管風琴協奏曲,著名作品為《彌賽亞》。韓德爾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後來定居並入籍英國,他的名字亦改為英語化的喬治·弗里德里克·韓德爾(英語:George Frideric Handel)。 韓德爾的風格明顯受到義大利巴洛克風格的作曲家以及德國中部傳統複音音樂的影響。音樂家溫頓·迪恩認為:「從韓德爾的歌劇中可以看出他不只是位偉大的作曲家,也是第一流的劇作家」。在歌劇《亞力山大的盛宴》(1736年)受到好評之後,他將合唱部份翻譯為英文。在《彌賽亞》(1742年)成功之後,韓德爾沒有再寫過義大利文的歌劇。他在英國最後的十五年幾乎眼盲,是一個受尊重的富人。韓德爾於1759年去世,人們為他舉行隆重的國葬,安葬在西敏寺。 韓德爾被譽為是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水上音樂》、《皇家煙火》和《彌賽亞》至今仍然廣為人知。他創作了四首加冕頌歌,其中《牧師扎多克》(1727年)是為喬治二世的登基所作,後來在每次英皇加冕時演奏。韓德爾在三十年內創作了四十餘首歌劇,1960年代以來,巴洛克音樂及復古風格演奏的復興令人們對韓德爾的正歌劇重新燃起了興趣。


格奧爾格·菲利普·泰勒曼(德語:Georg Philipp Telemann,1681年3月14日-1767年6月25日),是當時德國最著名、最受歡迎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力旺盛,作品數量驚人,通過作品和演奏中新的脈動,泰雷曼大大的影響了18世紀上半葉的音樂界。 泰雷曼於1733年創作的《宴席音樂》(又譯《餐桌音樂》),被後世認為是與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齊名的鉅作。這部作品由三組套曲所組成,顧名思義是作為貴族用餐時的背景音樂,泰雷曼運用不同的樂器編制與組合,使樂曲更富變化與趣味,在當時非常受歡迎。 泰雷曼是有史以來最多產的主要作曲家之一:據估計,他的全部作品包括超過3000首,其中大部分的作品自泰雷曼去世以來一直沒有演出過,至今有一半已經遺失。在18世紀後半葉,泰雷曼得到了同事和評論家的高度評價。他的作品不僅在德國,而且在歐洲各地都受到歡迎。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與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韓德爾都受其影響,且泰雷曼也與兩人交情匪淺,他同時還是巴哈之子卡爾·飛利浦·愛馬努埃爾·巴哈的乾爹。 直到二戰後,對泰雷曼作品的系統研究才開始。頻繁的論文發表對音樂史的評估發生了轉變。1952年漢斯·約阿西姆說:「幾年前他還只是作品平庸的多產作曲家,作品數甚至超過了巴哈和韓德爾的總和。他應該得到榮耀,甚至能對門上的標籤進行譜曲。現在因為許多作品的出版,他成為了那個時代,僅次於巴哈和韓德爾的,令人感興趣的大師。」


安東尼奧·盧奇奧·韋瓦第(義大利語: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暱稱Il Prete Rosso(紅髮神父)[1],是一位出生於威尼斯的義大利神父和巴洛克音樂作曲家,同時還是一名大師級小提琴演奏家。韋瓦第被認為是最有名的巴洛克音樂作曲家之一,在他那個時代聞名於整個歐洲。他最主要的成就在於樂器協奏曲(特別是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還有聖歌和歌劇。其最著名的作品為《四季》[2]。 韋瓦第近500部協奏曲中有超過241部是為小提琴獨奏而寫的。他其次最喜歡巴松管,寫有39部協奏曲。其他則是為不同的木管樂器,少部分為大提琴而寫的。其中還有為柔音中提琴或曼陀林而寫的作品。與傳統相符的是,他協奏曲很多要求一把或多把小提琴獨奏。約70部協奏曲是為兩把或多把小提琴獨奏而寫的,組合多樣,甚至在協奏曲RV 555中獨奏組擴展至16人。 韋瓦第將獨奏協奏曲變成了巴洛克音樂的最佳表現形式,他還將三樂章作品帶往成熟。在快速的開始或終末樂章他還獨創的引入了重複樂段,樂團不停重複一個音樂橋段,每次轉換成不同樂器,樂曲顯得自由多角度。而韋瓦第作品的慢樂章則以悠揚如歌的旋律著稱。 其他還有55部的伴奏協奏曲(「無獨奏協奏曲」)和近21部室內協奏曲(「無樂團協奏曲」),可看出作曲家對協奏曲這種形式的多番嘗試。後人也有稱他為「協奏曲之王」。 韋瓦第的影響力不但在北義大利,在德國也可見。約翰·喬治·匹森德在宮廷中就應用了韋瓦第的技術。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的風格在韋瓦第的影響下向更深層次發展。還有,巴哈還改編了韋瓦第不少作品用於羽管鍵琴和管風琴演奏。